BBE 致力研究 Extensive Reading/Viewing & Comprehensibility Facilitator

在 input theory 之下,使用「哈利波特的原文書」來做學習素材,雖然相當有趣,但卻因為太困難,而無法達到「可理解」(comprehensible)的要求。所以,目前廣泛閱讀的主流學習素材為「graded reader」,其按照不同的語言程度來寫小故事,供廣泛閱讀的教學使用。然而,此種書輯的內容不夠「真實」(authentic),因此雖可以理解,卻無法達到「超級有趣」(compelling)的要求。在 Krashen (2009) 的一篇文章裡(DO EFL STUDENTS LIKE GRADED READERS?)指出,僅有 4% 的學習者認為 graded reader 的故事超有趣。

有鑑於此,BBE 捨棄 graded reader 的作法,改採廣泛視聽 (Extensive Viewing) 的模式,利用 YouTube 以及 Netflix 等影片做為學習素材,並致力於開發輔助工具 (facilitator) 以及認知文法 (comprehensive grammar) 來降低真實世界的學習素材的理解挫折 (comprehensive frustration),進而保留學習素材的知識和娛樂品質。此做法有以下優勢:

  1. 廣泛視聽更實用:從影片中看到的英語較為貼近生活,更有「發音」這個優勢,教育制度本就應該從這種「大多數人」的需求去下手,而少數需要英語實力超強的人士(譬如要出國留學,或者本身是英語專業),這些人再自行去閱讀即可。
  2. 廣泛視聽的素材多:目前數位化的影片的可選擇數量,是傳統紙本的數萬倍,更有利於 self-selected pleasure input。
  3. 廣泛視聽的成本低:傳統 graded reader 需要準備至少 5000 本實體書較供學習者挑選,光是這些書的運輸、儲存、借閱的成本,那就不是一般學校能負擔的了。
  4. 生字速查&翻譯工具:此工具提供影片字幕的速查,以及網頁、pdf檔等數位文字速查。當學習者能於2秒內查到母語的解釋,我們相信 graded reader 不再是必需品了。
  5. 反射式生字訓練 app:將 acquisition 的概念應用在生字記憶,透過大量反射式刺激,而不是記憶,來 acquire vocabulary competence。此系統大大加速了廣泛閱讀/視聽的進步速度,亦相當適合作為學校的作業來發派。
  6. 新文法課程:文法不作為「輸出工具」,而是作為「理解工具」來重新設計。

廣泛閱讀/視聽之教育現場重點執行技術

  1. 輔助挑選系統:選擇太多常使人所適從,因此需要老師&資訊推荐系統協助挑選。
  2. 娛樂素材引導:亞洲學習者的英語學習大都是為了考試,因此,若要輔導這群人能夠「利用並享受」英文,即便是漫畫、卡通,只要能引起興趣,都是最棒的學習素材!
  3. 安排每日作業:以利英語利用習慣之養成(應搭配作業多做可以累加的功能)
  4. 學習者安全:
    1. 老師不幫同學評分,只會固定每週請同學互相分享心得。
    2. 指導語言使用母語,心得分享讓同學自由選擇是否使用母語,以降低壓力。
    3. 學期成績以「數量」取代「品質」,以鼓勵同學多閱讀,並阻止教學者「打分數」。
即使是娛樂素材,也超棒!26:00~27:35

FAQ

BBE平台字幕有很多錯字?

恩恩沒錯,因為字幕是直接利用 YouTube 的 cc 字幕。原本我們做了一個讓大家一起來修改字幕的功能,然而,在徹底研究完廣泛閱讀的原理後,我們把該功能拿掉了…,因為錯字並不是重點,學習者在使用英語時「開心,有成就感」,這才是最重要的。(原本的功能太複雜,增加了學習成本,不如請學習者試著放下,好好享受看得懂的部份,也才符合 Extensive Reading 的風格)

同學問:「那…如果影片上面很多錯字怎麼辦😂」

為什麼那麼麻煩,每天都要排作業?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Aristotle

國內的英語教育若無法讓同學們養成利用英語的習慣,那麼,從國小到高中的辛苦學習,將功虧一簣。本課程目標是要協助同學,養成「利用英文」去取得「娛樂、知識、專業」等價值的習慣,而跟據研究,養成習慣最佳的方法是「每日」去做。Lally et al. (2011) point out, “The new behaviours were often embedded in existing routines and the predictability, stability and order of office routines was particularly conducive to integration of new behaviours.”

為什麼要設計作業多作可累加?

想像您自己是學生,難道不希望作業多作能累加嗎?尤其是當我們的作業設計為「每日」作業,必然會遇到學習者突然比較忙無法完成作業的狀況(譬如出門去玩,或者期中考到了),提供作業累加功能,便是讓他們能提前把作業完成,讓他們對每日作業不會產生抗拒感。此外,應注意到我們少做也是會累加的,想要完成新作業,必需把舊作業補起來。

本課程內容不同於學習者以往的經驗,影片看不懂很容易造成學習者覺得「我的英文怎麼這麼差」,因此這種賦與學習者多一點控制權的作法,在這個課程尤其重要!詳細可參考研究:Roddenberry & Renk point out that people with higher levels of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認為自己的命運受到外在控制) and lower self-efficacy levels (覺得自己做不到) are related to higher illness-rela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Ref. Roddenberry, A., & Renk, K. (2010).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potential mediators of stress, illness, and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in college students.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41(4), 353-370.

為什麼教師引導與心得分享都可以使用母語?全英語不好嗎?

直覺上,全英文似乎會比較好,然而研究指出:「A group wrote their summaries in Japanese… exceeding both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group that wrote summaries in English.」(Mason & Krashen, 1997),也就是說,用學習者的母語來引導,以及用母語繳交心得,效果好很多!可能的原因如下:真正的學習過程在於看影片,而不是在引導與分享的部份,如果全部都用英文,那麼學生為了理解應付這些英文都累的半死了,哪還有心力投入影片欣賞呢!? Mason, B., & Krashen, S. (1997). Extensive read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System, 25(1), 91-102.

既然是Extensive Reading/Viewing,為何還有字卡APP作業?

  1. Extensive Reading/Viewing 的一個重要的弱點,就是低頻單字很難透過自然地閱讀而取得足夠的理解次數,因此 BBE 認為,沒有利用 Deliberate 做為 supplement,僅利用 Extensive Reading 是不夠的。(Cobb & Horst, 2004; Ellis, 2008; Laufer, 2005; Elgort & Nation, 2010; Hulstijn, 2003; Nation, 2007; Elgort 2011)。
  2. 然而,Extensive Reading 的鼻祖 Krashen (1989) 認為,利用字卡這種複習工具去作 Deliberate Learning 的結果是沒有用的,就只是得到 Learned Knowledge,而不是獲得語言能力(Acquired Knowledge),效率再高也沒用!想要真正擁有語言能力,就需要透過像本課程這種拼命去理解對方想要講什麼的過程(Comprehension Input)。
  3. 針對這點雖無定論, BBE 則是嘗式利用 input theory 做了一個反射式的字卡系統,將兩邊的理論融合,以針對解決低頻生字難以記住的問題。